回顧歷史 你知道第一臺電子萬能試驗機是什么時候發明的嗎?
瀏覽次數:249發布日期:2021-08-30
在人類文明發展的歷程中,每一步都有著材料的痕跡,而作為人類選取材料的衡量標準,材料性能測試也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如今,隨著近現代物理學、材料學以及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材料測試系統無不體現著數字化,智能化的色彩。但你知道么,最初的材料測試設備是怎么樣的么?今天就讓我們回顧歷史,看看曾經的材料測試設備長什么樣。
1638年,著名物理學家伽利略用施加凈重的方法測量木頭、金屬的彎曲強度,這也是有文獻記錄以來人類第一次用嚴謹的試驗方法計算材料的力學性能,到了1729年,第一臺材料試驗機問世,它是根據杠桿原理制作而成的;到了1856年,第一臺高溫力學性能測試裝置出現;1880年,首臺杠桿重錘式材料試驗機問世,它是利用砝碼加載的形式進行工作的;1908年,又生產出螺母、螺桿加載的萬能試驗機,這個也就是現在電子萬能試驗機的雛形;1943年,由英斯特朗研制出第1臺位移閉環控制電子萬能材料試驗機;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電子材料試驗機出現,憑借著其眾多優勢,頗受人們重視。到現在,電子計算機技術已成熟地應用到萬能材料試驗機中,也是我們現在最常見的材料力學試驗機。
如今的
電子萬能試驗機,可適用于試驗負荷≤10kN的各種金屬、非金屬材料進行拉伸、壓縮、彎曲、剪切、撕裂、剝離、穿刺等力學性能的測試,還可以進行等速加載、等速變形、等速位移的自動控制試驗,并具有三種閉環控制方式,進行低周載荷循環、變形循環、位移循環的控制方式。在結構上,采用伺服電機驅動,具有高剛性、高精度、高傳動效率,由行星減速系統驅動滾珠絲桿,并擁有導向光桿,提高設備的橫向剛性,實現試驗加載過程。除此之外,設備采用計算機進行試驗過程及試驗曲線的動態顯示,并進行數據處理,試驗結束后可通過圖形化模塊處理對測試進行數據再分析,實現二次編輯擁有Excel數據導出打印出測試報告。
在文章的結尾,小編為大家分享一些電子萬能試驗機使用中的小技巧,可有效延長其使用壽命。
1、主機保養時夾具應涂上防銹油保管,鉗口處應經常打掃,保持清潔;
2、定期檢查控制器后面板的連接線是否接觸良好,如有松動,應及時緊固,試驗后若有一段較長的時間不用機器時,關閉控制器和電腦;
3、定期檢查主機和油源處是否有漏油的地方,如發現有漏油,應及時更換密封圈或組合墊。
4、根據機器的使用情況及油的使用期限,定期更換吸油過濾器和濾芯,更換液壓油。
以上保養技巧可有效避免設備出現生銹的情況,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可提升試驗機的工作效率,延長其使用壽命。